自從解放以后,特別是改革開放后,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,我國的軟飲料工業有了強勁的發展。以汽水產量為例,1980年與1950年比較,北京增長75倍、上海增長15倍、廣州增長10倍、天津增長10倍、沈陽增長12倍。特別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,我國國民經濟有了重大發展,人民生活水平也有較大提高,消費者對食品的構成和科學飲食越來越重視,軟飲料產品己經出現了進入城市家庭,成為城市人民必不可少的一種食品,并銷向農村新趨勢。軟飲料需求量驟增,據統計:1980年軟飲料產量僅為28.8萬噸,1984年實際為80萬噸,一九八五年實際為100萬噸。到2005年的產量就將近三百萬噸,實際的需求量還要大。預計2015年飲料產量將達到3700萬t。
2005年—2007年我過飲料產量(單位:噸)
品種 | 2005年 | 2006年 | 2007年 | |||
產量 | 占總量% | 產量 | 占總量% | 產量 | 占總量% | |
碳酸飲料 | 2743562 | 23.64 | 3310776 | 21.28 | 1040330 | 20.36 |
純凈水 | 4268532 | 38.07 | 5837860 | 37.52 | 1811866 | 35.46 |
果汁 | 2678321 | 22.97 | 3359222 | 21.59 | 0785547 | 21.11 |
其他 | 2989540 | 15.32 | 3158438 | 19.61 | 1179360 | 23.08 |
1.2生產設備
我國現有的軟飲料灌裝生產設備(包括進口設備)可分為兩種類型:一種是國內生產的“兩次灌裝生產設備”,另一種是引進的或通過引進設備、技術消化吸收生產的“一次混合灌裝生產設備”。①兩次灌裝生產設備兩次灌裝生產設備,指糖漿和水分兩次灌裝,混合機只混合水和COZ,不混合糖漿。灌裝時先由灌裝機將糖漿裝入瓶中,而后再由灌裝機將混合水注入瓶中。它的缺點是:設備生產能力低,工人勞動強度大,產品質量保證不了,設備故障多,損耗大。②一次混合灌裝生產設備一次混合灌裝生產設備,指糖漿和水自動配料,一次棍合,一次灌裝,取消了灌漿機。它比兩次灌裝生產設備有較大的進步:第一,生產的軟飲料質量穩定,含氣量充足;第二,軟飲料生產污染小,衛生設施好;第三,設備生產能力高,淡、旺兩季生產均衡,受益均衡,使用廠效益好。目前,國內生產一次棍合灌裝生產設備的企業有輕工部南京和合肥輕機廠,輕工部西安輕機所等。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,我國到今已先后從西德、日本、民主德國、歲馬尼業、捷克、瑞典等國家引進:玻璃瓶灌裝生產線119條,利樂包灌裝線3了,濃縮米汁生產線27條,易拉蓋2片罐灌裝線巧條,皇冠蓋生產線26條,引進易拉蓋2片罐生產線13條,塑料瓶制瓶灌裝生產線10條,聚酚玻璃瓶兩用灌裝線6條,復合軟包裝生產線5條等等!
請輸入搜索關鍵字
確定